一、概述
根據煤礦巷道的特點,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某研究團隊提出錨桿支護動態(tài)信息設計法。動態(tài)信息法具有兩大特點:其一,設計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其二,設計充分利用每個過程中提供的信息,實時進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與信息反饋。
該設計方法包括五部分:巷道圍巖地質力學評估、初始設計、井下監(jiān)測、信息反饋與修正設計。
圍巖地質力學評估包括圍巖強度、圍巖結構、地應力、井下環(huán)境評價及錨固性能測試等內容,為初始設計提供可靠的基礎參數;初始設計以數值計算方法為主,結合已有經驗和實測數據確定出比較合理的初始設計;將初始設計實施于井下,進行詳細的圍巖位移和錨桿受力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判斷初始設計的合理性,必要時修正初始設計。正常施工后應進行日常監(jiān)測,保證巷道安全。
二、巷道圍巖地質力學評估
巷道圍巖地質力學評估是在地質力學測試基礎上進行的。包括以下幾方面:
1.巷道圍巖巖性和強度。包括煤層厚度、傾角、抗壓強度;頂底板巖層分布,強度。
2. 地質構造和圍巖結構。巷道周圍比較大的地質構造,如斷層、褶曲等的分布,對巷道的影響程度。巷道圍巖中不連續(xù)面的分布狀況,如分層厚度和節(jié)理裂隙間距的大小,不連續(xù)面的力學特性等。
3. 地應力。包括垂直主應力和兩個水平主應力,其中最大水平主應力的方向和大小對錨桿支護設計尤為重要。
4.環(huán)境影響。水文地質條件,涌水量,水對圍巖強度的影響,瓦斯涌出量,巖石風化性質等。
5.采動影響。巷道與采掘工作面、采空區(qū)的空間位置關系,層間距大小及煤柱尺寸;巷道掘進與采動影響的時間關系(采前掘進、采動過程中掘進、采動穩(wěn)定后掘進);采動次數,一次采動影響、二次或多次采動影響等。
6.粘結強度測試。采用錨桿拉拔計確定樹脂錨固劑的粘結強度。該測試工作必須在井下施工之前進行完畢。測試應采用施工中所用的錨桿和樹脂藥卷,分別在巷道頂板和兩幫設計錨固深度上進行三組拉拔試驗。粘結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在井下施工中采用。
初始設計前所需的原始數據如表1所列。
表1 地質力學評估內容
三、初始設計方法
錨桿支護初始設計采用數值模擬計算結合其它方法確定。通過數值模擬計算,可分析巷道圍巖位移、應力及破壞范圍分布,支護體受力狀況;不同因素對巷道圍巖變形與破壞的影響,不同支護參數對支護效果的影響;通過方案比較,確定比較合理的支護參數(如錨桿長度、直徑、間排距等)。對于數值模擬不太好反映的參數,如鉆孔直徑、組合構件參數等采用其它方法確定。
1.數值模擬計算方法
隨著計算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有限元、離散元及有限差分等數值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巷道支護設計。它們在解決非圓形、非均質、復雜邊界條件的巷道支護設計方面顯示出較大的優(yōu)越性,而且可以同時進行眾多方案的比較,從中選出合理方案。目前,用于巷道支護設計的數值模擬方法主要有三種:
(1)有限元法
在各種有限元計算機軟件中,把連續(xù)介質或物體表示為一些單元的集合。這些單元可認為是在一些稱之為節(jié)點的指定結合點處彼此連接。這些節(jié)點通常是置于單元的邊界上,并認為相鄰單元就是在這些節(jié)點上與它相連的。由于不知道連續(xù)介質內部的場變量(如位移、應力、溫度、壓力或速度)的真實變化,所以先假設有限元內場變量的變化可用一種簡單的函數來近似描述。這些近似函數可以由場變量在結點處的值來確定。當對整個連續(xù)介質寫出場方程組(如平衡方程組)時,新的未知量就是場變量的結點值。求解方程組即得場變量的結點值,繼而求出整個單元集合體的場變量,最終求得位移和應力的近似解。
目前,有多種有限元軟件,如NASTRAN、ABAQUS、ADINA、ALGOR、ANSYS等,國內外巖土工程方面ANSYS軟件應用比較多。ANSYS軟件有自己的語言(APDL),具備一般計算機的所有功能,用戶可用變量的形式建立模型,可在其它環(huán)境下編程。有限元法主要適用于模擬連續(xù)介質。
(2)離散元方法
離散元法是Cundall于1971年提出的,該法適用于研究在準靜力或動力條件下的節(jié)理系統(tǒng)或塊體集合的力學問題。近年來,離散元法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已成為解決巖土力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數值方法。
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邊界元法等數值方法是建立在連續(xù)性假設基礎上的。然而,當煤巖體形態(tài)和結構呈強烈的非連續(xù)性,煤巖塊體的運動和受力為幾何或材料非線性時,用連續(xù)介質力學進行求解顯然是不適合的,需要用別的方法解決。離散元法充分考慮結構的不連續(xù)性,適用于解決節(jié)理化巖石力學問題。離散元法能夠分析變形連續(xù)和不連續(xù)的多個物體相互作用問題、物體斷裂問題以及大位移和大轉動問題,能夠處理范圍廣泛的材料本構關系、相互作用準則和任意幾何形狀。離散元法的這些特點非常適用于類似煤巖體的非連續(xù)體。
離散單元法也像有限元法那樣,將區(qū)域劃分為單元。但是,單元因受節(jié)理等不連續(xù)面的控制,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單元節(jié)點可以分離,即一個單元與相鄰單元可以接觸,也可以分開,單元之間想互作用的力可以根據力和位移的關系求出,而個別單元的運動則完全根據該單元所受的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的大小按牛頓運動定律確定。離散單元法是一種顯式求解的數值方法,顯式法不需要形成矩陣,因此可以考慮大的位移和非線性,而不必花費額外的計算時間。
UDEC、3-DEC等二維、三維離散元軟件已經在我國得到應用,在分析頂板垮落、頂煤冒落、節(jié)理化巷道圍巖穩(wěn)定性與支護設計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有限差分法
差分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數值計算方法,但是隨著現代數值計算手段的飛速發(fā)展,賦予差分法更多的功能和更廣的應用范圍。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FLAC軟件(二維、三維),可模擬土、巖石等材料的力學行為。它采用顯式拉格朗日算法及混合離散劃分單元技術,使該程序能夠精確地模擬材料的塑性流動和破壞。FLAC采用顯式解法,可模擬任意非線性力學問題,而所用機時與解線性問題相差無幾。FLAC不需要存貯矩陣,在不增加很大內存要求的情況下可計算含大量單元的模型。因為沒有剛度矩陣不斷更新,所以大變形與小變形計算的機時消耗無明顯區(qū)別。FLAC內部含有多個力學模型,如摩爾-庫侖模型、應變硬化/軟化模型、節(jié)理模型及雙屈服模型等,用以模擬高度非線性、不可逆等地質材料的變形特征。除此之外,FLAC還有多種特殊功能:FLAC中含有界面單元,可以模擬巖層中不連續(xù)面,如斷層、節(jié)理及層理等滑動和離層;FLAC中含有四種結構單元,分別為梁、錨桿、樁及支柱單元,可以模擬各種支護構件。錨桿單元是一種一維軸向單元,在一定拉力下屈服。錨固方式可以是端錨、全長錨固或任意長度錨固,這種單元還可以施加預緊力。FLAC內部還有一種編程語言FISH。運用FISH語言,用戶可編制自己的函數、變量,甚至引入自定義力學模型,顯著擴大了FLAC的應用范圍和靈活性。有限差分法適用于模擬連續(xù)介質非線性、大變形問題。
2.數值模擬步驟
采用數值模擬方法進行錨桿支護設計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
(1)確定巷道的位置與布置方向:巷道位置與布置方向一般根據煤層條件、井田和采區(qū)劃分、回采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等因素確定。在近水平煤層條件下,如果能考慮地應力對巷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將十分有利于巷道維護。一方面,盡量將巷道布置在比較穩(wěn)定的煤巖體中和應力降低區(qū);另一方面,應將巷道布置在受力狀態(tài)有利的方向。如當巷道軸線與最大水平主應力平行,巷道受水平應力的影響最小,有利于頂底板穩(wěn)定;當巷道軸線與最大水平主應力垂直,巷道受水平應力的影響最大,頂底板穩(wěn)定性最差。
(2)確定巷道斷面形狀與尺寸:根據運輸設備尺寸、通風、行人要求和巷道圍巖變形預留量,設計合理的巷道斷面形狀與尺寸。對于回采巷道,斷面形狀應優(yōu)先選擇矩形,以滿足回采工作面快速推進的要求。
(3) 建立數值模型:根據巷道地質與生產條件,確定模型模擬范圍、模型網格及邊界條件,選擇合理的模擬圍巖和支護體的力學模型。
(4)確定模擬方案:根據模擬對象確定模擬方案。一般包括無支護巷道,不同巷道軸向與最大水平主應力方向夾角、不同煤柱尺寸護巷,不同錨桿直徑、長度、強度和支護密度,及有無錨索,錨索密度、長度、強度等支護方案。
(5)模擬結果分析:分析巷道圍巖變形與破壞的特征,地應力大小與方向、煤柱尺寸對圍巖穩(wěn)定性的影響,錨桿、錨索支護密度、直徑、長度和強度等參數對支護效果的影響,通過多方案比較,最后選擇有效、經濟、便于施工的支護方案。
四、錨桿支護形式和參數及選擇原則
1.錨桿支護形式與參數
錨桿支護形式與參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錨桿種類(螺紋鋼錨桿,圓鋼錨桿,其它錨桿);
(2) 錨桿幾何參數(直徑、長度);
(3) 錨桿力學參數(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
(4) 錨桿密度,即錨桿間、排距;
(5) 錨桿安裝角度;
(6) 鉆孔直徑;
(7) 錨固方式(端部錨固,加長錨固,全長錨固)和錨固長度;
(8) 錨桿預緊力矩或預應力;
(9) 鋼帶形式、規(guī)格和強度;
(10) 金屬網形式、規(guī)格和強度;
(11) 錨索種類;
(12) 錨索幾何參數(直徑、長度);
(13) 錨索力學參數(抗拉強度、延伸率);
(14) 錨索密度,即錨索間、排距;
(15) 錨索安裝角度;
(16) 錨索孔直徑,錨固方式和錨固長度;
(17) 錨索預緊力;
(18) 錨索組合構件形式、規(guī)格和強度。
2.錨桿支護形式與參數選擇原則
針對我國煤礦巷道地質與生產條件,特別是復雜困難條件巷道,為了充分發(fā)揮錨桿支護的作用,提出以下設計原則:
(1) 一次支護原則。錨桿支護應盡量一次支護就能有效控制圍巖變形,避免二次或多次支護,以及巷道維修。一方面,這是礦井實現高效、安全生產的要求,就回采巷道而言,要實現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進,服務于回采的順槽應在使用期限內保持穩(wěn)定,基本不需要維修;對于大巷和硐室等永久工程,更需要保持長期穩(wěn)定,不能經常維修。另一方面,這是錨桿支護本身的作用原理決定的。巷道圍巖一旦揭露立即進行錨桿支護效果最佳,而在已發(fā)生離層、破壞的圍巖中安裝錨桿,支護效果會受到顯著影響。
(2) 高預應力和預應力擴散原則。預應力是錨桿支護中的關鍵因素,是區(qū)別錨桿支護是被動支護還是主動支護的參數,只有高預應力的錨桿支護才是真正的主動支護,才能充分發(fā)揮錨桿支護的作用。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給錨桿施加較大的預應力;另一方面,通過托板、鋼帶等構件實現錨桿預應力的擴散,擴大預應力的作用范圍,提高錨固體的整體剛度,保持其完整性。
(3) “三高一低”原則。即高強度、高剛度、高可靠性與低支護密度原則。在提高錨桿強度(如加大錨桿直徑或提高桿體材料的強度)、剛度(提高錨桿預應力、加長或全長錨固),保證支護系統(tǒng)可靠性的條件下,降低支護密度,減少單位面積上錨桿數量,提高掘進速度。
(4) 臨界支護強度與剛度原則。錨桿支護系統(tǒng)存在臨界支護強度與剛度,如果支護強度與剛度低于臨界值,巷道將長期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圍巖變形與破壞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設計錨桿支護系統(tǒng)的強度與剛度應大于臨界值。
(5) 相互匹配原則。錨桿各構件,包括托板、螺母、鋼帶等的參數與力學性能應相互匹配,錨桿與錨索的參數與力學性能應相互匹配,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錨桿支護的整體支護作用。
(6) 可操作性原則。提供的錨桿支護設計應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井下施工管理和掘進速度的提高。
(7) 在保證巷道支護效果和安全程度,技術上可行、施工上可操作的條件下,做到經濟合理,有利于降低巷道支護綜合成本。
五、井下監(jiān)測與信息反饋及修正設計
初始設計實施于井下后,必須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這也是動態(tài)信息法中的一項主要內容。監(jiān)測的目的是獲取巷道圍巖和錨桿的各種變形和受力信息,以便分析巷道的安全程度和修正初始設計。井下監(jiān)測主要包括圍巖位移、圍巖應力、錨桿(索)受力監(jiān)測。
獲得監(jiān)測數據以后,應從眾多數據中選取修改、調整初始設計的信息反饋指標。指標應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巷道支護狀況,同時具有可操作性。將實測數據與信息反饋指標比較,就可判斷初始設計的合理性,必要時修正初始設計。
轉化果平臺咨詢電話:4001817969